• 登录  |  注册

  • 军民融合背景下,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参与军品维修的建议

    郝伟 编 辑:陈虹莹 2021-11-05 18:17:00

      摘要:当前军民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范围广、层次深。其中军民航空维修技术结合面与合作度越来越广,军队及直属企业、民营企业及地方政府均受益于此,共同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军民融合这一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临空产业的建设,助力海南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及扼守南海的重要前沿门户,建议在海南打造一个面向南海,服务于周边部队的综合性维修保障基地,为该区域的特殊机型提供整机维修、零部件维修、巡检维修、喷漆等一体化维修保障服务,提高抢修效率及增强部队的快速作战能力,助力相关战略长期稳固发展。

      一、 军民融合背景

      (一)发展战略:全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首次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于2017年6月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化兴国强军举措。2017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指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1】2018年3月审议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后,各地军民融合进入整体推进、加速发展阶段。

      (二)地方形势:海南

      南海资源丰富、形势复杂、国防任务艰巨,海南地处战略要地,驻地军队庞大,海南在此背景下根据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进一步探索与推进更多地方经济和民营企业参与军队保障的途径和方式。2018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海南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海南打造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2】

      二、军民融合现状与发展

      (一)现状:全国基本情况与海南现状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陆续颁布了军民融合发展方案及配套实施政策,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顶层政策支持,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同时,降低准入门槛,“民参军”企业队伍在政策的引导下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期。

      据了解,目前国内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模式主要分为空军自修、委托OEM、外委MRO,具体分为军内自主保障、军地联合保障、承制单位合同保障、承制单位帮带保障、社会化保障等保障模式。

      鉴于军品维修的特殊性,其管理部门对行业内维修企业的监管采用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准入标准及门槛较高。民营企业若想参与军品维修需根据其计划参与的军品类型按下图流程获得相应资质与审核后方可参与对应类别的军品维修采购招标中,其认证及审批流程复杂、严苛、耗时较长。

     

      图2-1 军机业务相应资质与审批流程

      海南本土维修企业也已逐步涉足军品维修领域,尝试与有关部队在军民融合领域进行探索与合作。以海航为例,旗下飞机维修企业近年来持续与部队及其下属企业开展业务交流,完成多次整机及零部件的试修合作,下一步将研讨共建综合型服务保障基地的可行性,深化合作模式。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军民融合为地方、军队及企业均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军民融合”不仅是国家层面推进的重要方向,且“军民融合”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和部队对军民合作发展的态度愈加开放,为民企开展涉军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战略机遇期。

      借助军民融合发展契机,民用企业可利用资源优势条件,积极参与竞标军品科研任务,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国家整体利益来讲,做到了投入产出比的扩大,节约有限资源,促进高新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防利益与国民经济利益的交汇点。

      但同时,也需认清推进融合过程中的风险与挑战:对民营企业而言,目前更多的是参与代工生产、分担人力或生产线位的不足,这与其维修能力、涉足军品维修的规划程度有一定偏差,与投入、产出效益不成正比。因此在军民融合过程中,虽然民营企业有主动性,但在实际融合进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效益不足等问题导致动力不足。对地方政府而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地方政府有主动性,但没有主导权,“民参军”地方愿望很迫切,但能不能“参军”还要由军方说了算。对军队而言,由于军民技术的流通渠道和流动机制以及保密条件的限制,难以同民营企业共享,此外由于军用技术标准和国家技术标准不一致,也导致技术转化障碍,制约已经成熟的民用技术转给装备使用。且装备修理系统未建立常态化的军民融合推进平台,内部技术交流、内外部资源共享、信息沟通不及时,未形成装备修理技术沟通合作体系。

      三、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必要性

      (一)政策与区位层面

      国务院明确要求“海南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海南打造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海南省也多次明确:要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推进军地共商、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3】因此,海南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这不仅有利于战略一线的高效保障,对于建设自贸港,打造开放、创新高地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战略部署与需求层面

      据了解,目前中国部队的维修服务站均在内陆,其中空军装备机队维修服务站主要在如长沙和武汉等地。南海舰队有两个海军航空兵师。同时,由于海南位处南海前沿,战略地位重要,军备力量和战略部署将不容忽视。但截至目前,海南地区没有本土的军用维修企业,军机维修市场有待开发。因此,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军备力量部署规划及装备维修需求等,做好规划,探索在海南实施军地一体化、建设本地军备保障体系。海南如果建成配套的维修服务保障区,将有利于提高国防作战实力,提升军品市场活力。

      (三)地方龙头企业层面

      为积极参与国防建设,同时考虑到该市场相对稳定、业务门槛高等特点,军品维修已成为航空维修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此过程中,地方有实力的维修企业能在海南打造战略维修保障区的建设中享受到的巨大红利,即获得了进入军品市场的权限,参与到原先单一、垄断的市场竞争中。故在海南建设维修保障基地对于海南省内的地方飞机维修企业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地方龙头企业有意愿和有能力参与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

      四、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促进军工经济对海南省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围绕国家及海南相关政策,省政府要与驻地部队对接,了解规划政策,促成战略合作,创新合作方式,落实一批军民合作项目,发挥军工辐射带动作用。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及立法自主性,给与切实优惠政策及宽松政策环境,推进海南建设装备服务保障区,并在临空产业园设立军民融合园区,根据战略部署需要设立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支持本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科研院校参与军民融合在各方面的落地。

      由政府间接推动本土企业与军工企业的合作,即由政府搭桥,建立平台,由国防科工单位联系军民企业、驻地部队,串联战略服务保障需求,给予招商、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快速建立整合军工产业产能。同时,由政府出台补助政策,对于本土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维修或建立军品维修能力的应给予一定补贴支持。此外,政府应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军工项目并直接进行采购;还需要激发民间科研及资本力量,比如:科研院校、非盈利性机构等,参与创建战略服务保障区。最后,对于民营企业获取的,在海南地区执行的军品维修业务,海南省政府应参照传统军工企业,给予免增值税政策,提升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军品维修项目及服务保障区建设的主动性。

     

      图4-1 政府搭建平台促进民参军及服务保障区建设

      (二)军品维修市场化层面

      在海南建立服务保障区就是要通过精细的规划,科学选址,集中军民地方有利资源,引入市场竞争,通过军民资源整合、统一机制,更好地服务部队在海南地区的维修保障服务,提高抢修效率及增强部队的快速作战能力,助力相关战略长期稳固发展。

      首先,合理降低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维修的难度。建议简化、优化三类许可证的申请,简化证照申请及审核流程,剔除相关性不高的各项要求,压缩审核时间。对于其维修保障业务中不涉密的业务招标,不强制要求民营企业获取保密资质。

      其次,由于军品维修市场的特殊性,可以在保持部队战略修理系统自身核心修理能力不放的前提下,对普通加工制造工作与民营企业合作。应主动打破其生产保障、送修的封闭模式,将部分非核心涉密维修业务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外委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市场融合与合作方式,与适合的民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承担相关保障任务。

      同时,考虑到海南(含南海诸岛)与内地的地理、运输等因素,应针对驻琼部队,探索建立军地一体化维修服务保障模式,军地协调、资源共享,通过优化航材保障方案、合作利用军队维修资源、借助军民融合之势授权利用地方资源等系列举措,促进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加深驻琼部队与本地民营维修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4】

     

      图4-2军品维修市场化

      (三)地方龙头企业层面

      在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地方龙头企业将成为中坚力量。地方龙头企业可发挥在海南岛的地理优势和较强的航空维修技术实力优势,获取保密及资格认定取证,开展相关军品维修业务,结合军方需求新建能力或生产线。

      但由于战略服务领域的特殊性,海南省本土的飞机维修企业在参与到军品维修业务前,或计划向军品维修市场进行业务转移之前,首先要从宏观上对当前的军事需求、未来战略部署、海南装备维修领域的需求等进行摸排调研与判断。本土的飞机维修企业应加强与省、市政府及临空产业园区的沟通交流,争取政府给予经费支持,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尽快达到信息上的对称,积极参与在海南建立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各项建设中。

      以海航航空技术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技术”)为例,近年来在军民融合领域进行了大力的探索,在军品维修领域也已初步涉足,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未来,在助力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中,海航技术计划继续加深与部队装备企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创新等方面的资源协同优势。

    优势

    劣势

    1)     海航技术在民机维修领域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高水平的质量体系;

    2)     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丰富维修资源;

    3)     承接过军方相关维修业务。

    1)     军品装备维修经验不足;

    2)     在获取装备航材保障及技术手册资料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挑战

    机遇

    1)     申请军品维修资质周期较长;

    2)     军品修理业务培育时间较长,需一定的技术积累。

    1) 国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为民企参与军机市场提供了机遇;

    2) 国家在海南的国防力量部署也逐年加强。

      表4-3 海航技术探索军品维修的SWOT分析

      具体包括基于现有业务的拓展、重点开发军品中军选民维修业务、寻求与军工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项目的机会。

    发展模式

    推进措施

    1、拓展附件业务范围,承接军工维修业务,进入军品装备维修领域。

    a)     获取军品维修保密资质及生产许可证;

    b)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c)     加大研发投入,在部附件系统上获取资质或专利。

    2、加强市场拓展,开发军选民业务维修市场,增加公司收入及利润。

    a)     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积极接洽军品业务;

    b)     加强服务产品质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3、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如军工企业),实现军品维修业务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

    a)     分析企业环境,制定军机维修发展战略;

    b)     制定业务合作方案,确定合作需求,并积极接洽政府、军方、科研所等潜在合作机构。

      表4-4 海航技术探索军品维修的发展模式及推进措施

      五、总结

      因此,中央及地方应给予海南建设战略服务保障区、本土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维修提供政策空间与顶层支持。海南省应积极推进军民合作深化,加快政策法规的落地、主动搭建与驻琼部队、地方民营企业的军品维修与保障平台,结合军民双方比较优势,鼓励本土民营飞机维修企业及各类科研院校、机构参与军民融合在海南的落地。军队应全盘考虑战略部署需要,规划提出在海南的装备维修保障需求。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其技术的先进性、市场的灵活性和在海南当地的人力、生产设备、资源等优势条件,创新参与军品维修的模式,推动业务发展与合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军队、民营企业应共同商讨,优化配置军民资源,引导经济社会领域的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更好地服务后勤建设,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海南战略服务保障区建设之路。【5】(作者:郝伟)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领航军民融合: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推向深入[EB/OL]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7/12-31/8413272.shtml,2017-12-31.

      [2]   新浪财经.国务院:将海南打造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建设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基地[EB/OL]http://finance.sina.com.cn/7x24/2018-04-14/doc-ifyuwqfa1204322.shtml,2018-04-14.

      [3]   彭青林.海南省委书记:海南将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N].海南日报,2018-05-24.

      [4]   张志国.军民教育融合模式亟待拓展[J].学习月刊,2013(06).

      [5]   张磊.推进后勤装备生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J].中国军转民,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