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规划建设中对防疫事宜加以考虑的建议
在民航局的正确领导下,民航系统一直非常重视防疫工作,特别是对于来自疫情区的航班的防疫工作倍加重视。因此,几十年来,防疫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出色,虽然民航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客运输量和货运量处于世界前列,但防疫工作也保持着良好的态势,并且在紧急突发事件中,民航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得到了业内外一致的赞扬。
本人从事机场建设二十多年,亲身经历民航的高速发展和发展理念的逐步提升。
2006年,民航局提出建设"节约 环保 科技 人性化"的绿色机场的理念,受民航局和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的委托,我和团队的诸位同事一起,开始了深入研究绿色机场的内涵、外延和实现措施,并以昆明新机场为实践项目,与众多建设者一起打造了全球第一个按照"绿色机场"理念建成的示范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2年6月28日顺利运行),引领了国内绿色机场建设。而参与建设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则不仅仅在绿色机场方面引领世界机场建设,而是在整个机场建设方面引领世界机场建设。
但是,在以往的绿色机场建设中,节能降耗减排和人性化服务部分做了充分的考虑,而对于突发传染病之类的疫情则考虑不足。通过这次抗疫工作中的观察、思考,我认为,应该在今后的机场建设中充分考虑防疫方面的工作。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以共同努力建设好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
预计疫情结束后,中国民航机场也会面临新一轮大范围的扩建,因此,这个思考与考虑是必要的,以便在建设中积极落实。
大家知道,航站楼(区)是机场的核心设施,是连接旅客集中的区域。这二十多年来,新建的航站楼往往都是大跨度的钢结构、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从构型上看,有前列式,指廊式、卫星式、转运车式,还有几种方式结合的航站楼构型,即混合式。
但不管哪一种构型,航站楼都是一种建筑。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
1、做超低能耗建筑。在技术方案中应更加注意和自然的结合,除了考虑建筑物朝向的选择、对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的充分运用外,适当设置室内中庭、屋顶天窗等措施。这样既可以实现太阳光对病菌的消杀,又可以加强室内外空间互动,增加心理上的和谐安定感。
2、新风空调状态转换能力。做好疫情发生时新风空调由一般使用状态到紧急状态的操作转换,并将操作方法纳入运维策略并写入操作说明手册中。
3、新风过滤杀毒能力。在新风过滤中更加强调对微生物的过滤能力,并考虑在新风系统中增加消杀病菌功能。
4、强化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属性。结合健康建筑要求,延伸增加考虑饮用水、室内健身、心理卫生等元素。
5、融合和整合多种新技术。实现航站楼内精确定位、办公、购物、娱乐等应用场景顺畅灵活展现。比如,一旦发现目标,精确定位,以便以最小的代价迅速处置。
同时,航站楼也是一种交通设施、综合交通设施。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
1、设置便于采取有效分隔管理措施的停车库。一旦发生疫情等灾害时,可迅速进行安全管理,将参与处理的车辆地面停放。若确需地下停放的,也便于独立或分区设置,并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2、设置方便污染垃圾的隔离运输通道。在疫情发生时,方便污染垃圾的隔离运输。
3、配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及联通的建筑楼梯出入口设施。在发生疫情时,救护车辆能够直接通达电梯或出入口。救护车辆的停靠点即建筑的紧急医用通道的终点。以方便在疫情发生时,病患的隔离送医。
4、宜考虑设置医护人员及相关后勤人员的临时居住空间。同时,研究楼内合理高效的检测筛查流程,防止等待时间过长和遗漏携带者。
另外,对于机场的垃圾收运消杀处理,除了加强已有的良好做法,规划中考虑有暂时收纳突发大量垃圾的场地,防止通过垃圾可能造成的二次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