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大首都地区机场体系" 推动京津民航一体化发展

作 者: 孙继湖 | 编 辑:admin 2016-10-21 15:08:00

   8月28日,伴随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2航站楼、地下综合交通中心的正式启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客货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承接北京航空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京津两地区位优势明显,民航资源丰富,航空客货需求旺盛,地面交通快速便捷,京津民航一体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快推动京津民航一体化发展,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树立“大首都地区机场体系”理念

  目前,京津两地有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个机场营运。2013年,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371万人次,容量饱和,航班运行保障压力巨大,同时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拥堵严重,因此合理分流首都国际机场的旅客流量势在必行。2013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刚刚突破1000万人次,T2航站楼和地下综合交通中心的正式启用使其具备了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货运100万吨的保障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京津两地便捷、快速的轨道交通系统和“空铁联运”服务,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流北京的航空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京津两地机场要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树立“大首都地区机场体系”的理念,在“大首都地区机场体系”理念下,科学配置两地航空资源,统筹规划京津机场航线网络和航班计划,大力发展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增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航空枢纽与服务能力,加快培育“进津即到京”和“出京经天津”的航空大市场,充分发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分流北京航空需求的功能,深入推进京津航空市场一体化发展。

  2、优化京津机场航线航班结构,改变“一场独大”发展模式

  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京津航空市场一体化发展,要优化京津机场航线航班结构,改变首都国际机场“一场独大”的发展模式。既要加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际大型复合航空枢纽建设,又要通过调整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线航班结构,进一步发挥天津滨海、北京南苑机场在京津航空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疏解首都国际机场的压力,促进京津地区民航运输协同发展。长期以来,首都国际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国门”,是中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国际航线最多的机场。这也使得大量目的地非北京的国际旅客不得不“经京出入境”,而这部分旅客完全可以经天津机场出入境,进而缓解北京航空市场的需求与首都国际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保障能力提升后,京津两地机场要加快推进航空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设计京津机场航线航班结构,并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引导等措施,吸引中外航空公司增加和新开天津机场航线航班,进一步完善国际航线,增强“国际转国内”和“国内转国际”的功能,方便国际旅客选择“经津出入境”。同时,天津机场要大力提高国内城市的通达性,加密国内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充分发挥京津轨道交通的优势,大幅度提升国内旅客“经津出入京”的比例。促进京津两地机场的均衡发展,改变首都国际机场容量受限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资源沉余的状况。

  3、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做足“空铁联运”大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并对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推动京津民航一体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京津两地民航界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两地机场率先实现协同发展。目前,天津滨海机场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为其承接首都机场航空客运需求溢出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天津滨海机场如何更好地承接首都机场的分流任务,切实疏解首都机场的部分功能,做足“空铁联运”这篇大文章是关键。为此,天津滨海机场要继续加大与重点航空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铁路部门的“空铁联运”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京津城际列车的优势,不断完善和简化“空铁联运”程序,大幅度提升城际列车+地铁方式往返天津机场与北京航空旅客的规模,使天津滨海机场最大限度地发挥疏解北京航空客运需求的功能,实现京津两地民航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一体化发展。

  近期,京津城际天津机场引入线将开工建设,该线路自京津城际延伸线机场西线路引出,引入天津机场轨道交通中心处设车站――机场站,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天津机场与铁路客运系统的有机衔接,“空铁联运”更加便捷,届时旅客乘坐京津城际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至天津机场仅需45分钟,天津机场疏解北京航空客运需求的优势将更加显现。(孙继湖 《中国民航报》2014年10月31日头版刊发)